時間:2023-04-18 14:42 來源:江陰
一、在糧食生產保供優種上,一以貫之注重品質
全面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鞏固糧食產能,提升糧食品質。一是提高種糧積極性。全面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農機補貼、政策性保險補貼、生態補償等惠農政策,降低糧食種植經營風險。二是穩定播種面積。堅守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糧食播種面積只增不減,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6800余畝,其中水稻播種面積8300畝。三是提升糧食品質。繼續推廣種植南粳46、5055系列優良食味品種,優良食味水稻品種覆蓋率85%以上。四是加強基地建設。發揮東岐豐產方示范帶動效應,獲得無錫市豐產方水稻測產考核第一名,畝產量730多公斤。
二、在園區建設特色高效上,多管齊下融合發展
圍繞“1533”農業旅游資源培育計劃,立足資源稟賦,區位環境、產業優勢,結合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需要,充分發揮農業產業園的輻射帶動作用。一是做美美麗田園。重點打造由紅豆、赤岸組團,東岐、鑒青、萬興、新龔部分組團的生態田園功能區,做優做細規劃,成功創建無錫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二是做深特色產業。繼續扶持學培合作社、三姑娘農場、南曹莊向紅合作社的優質稻米種植;推進融馨水蜜桃、神宇農莊綠色果品、朵朵紅綠色草莓、龍棲灣大櫻桃等高效生態示范果園建設;扶持滿庭芳郊野花園玫瑰花、紫晶花海蝴蝶蘭生產基地,促進創意農業發展。三是做強農業經營主體。發揮好《顧山鎮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獎勵政策意見》的激勵導向作用,重點扶持培育一批有規模、有效益、有特色的經營主體。繼續開展合作社示范創建,新增江陰市示范合作社1家,無錫市級示范合作社1家,省級合作社1家。四是做實農業新業態。圍繞特色農業產業,依托互聯網技術等新技術、新媒介,不斷挖掘農業新業態,加大農產品電子商務、直播帶貨、現代物流、農產品文創等新業態培育力度。
三、在田容村貌環境提升上,點面結合體現宜居
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步伐,突出紅豆村、赤岸村等先進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進一步擴大美麗鄉村建設覆蓋面,實現美麗鄉村建設由點到片、由“盆景”向“風景”的轉換。一是推進農田連片整治。全面開展農田連片整治規?;鬓D、標準化建設、生態化改造、產業化發展“四化”行動,進一步推動農業土地集約化、規?;?。加快農田連片整治,完成赤岸村890.89畝、萬興村170.59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二是加快綠美鄉村創建?,F完成新增造林面積約5畝,義務植樹2000多棵,復壯古樹名木1棵。完成赤岸村赤岸省級綠美鄉村創建。三是抓好水利設施建設。加強現有102個灌溉站、34個排澇站農田水利設施維護,確保澇能排、旱能灌。切實抓好防汛工作,開展汛前堤防檢查,完善防汛設施,確保安全度汛。開展農橋危橋改造工程,改造危橋17座,總投資250萬,保障居民出行安全。
四、在農業品牌培育創建上,全力以赴取得突破
堅持向農業要效益,大力推進生態循環農業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和“金顧山”農產品綠色生態品牌賦能建設。一是加快“一花一桃一品牌”建設。成功舉辦七屆桃花節和“金顧山”水蜜桃節,使“金顧山水蜜桃”成為顧山農業的一張亮麗名片。今年4月顧山鎮成功入選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創建名單。實施標準化生產,今年5月“金顧山”生態桃農業標準化試點入選省級農業農村標準化試點。二是推進農產品兩品一標認證。新增綠色食品認證7個,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推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規模以上農業生產主體可追溯率達90%。三是開展區域公共品牌創建。著力打造“金顧山水蜜桃”農業品牌,提升農產品質量,增強品牌市場競爭力,現完成“顧山水蜜桃”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注冊,目前正在審核中。
五、在美麗河湖示范打造上,持之以恒落實長效
結合美麗村莊建設和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專項行動,將“美麗河湖”行動與河長制工作有機結合,互促互進,進一步提升河湖建管效能,全力打造“水清景美、生態宜居、安全流暢、人水和諧”的顧山河湖景象。一是加快生態河道建設。以功能達標、水流通暢、水清岸潔、生態良好、管護到位為目標,對照農村生態河道建設要求,制定建設方案。全鎮13條鎮級河道被省列入生態河道建設對象,全長約30公里,今年通過省級驗收約9公里。二是推進美麗河湖創建。按照《顧山鎮美麗河湖三年行動的實施意見》,聚焦河道保潔管護和岸線整治的重點、難點、堵點問題,優化“一河一策”,堅持岸上與岸下齊抓,治標與治本同步。積極推進美麗河湖創建,今年我鎮美麗示范河湖創建計劃完成11條,其中無錫市級1條,為鯉岸河;江陰市級10條,為楊清浜、龍籪河、犀牛浜、徐界墳浜、紅豆浜、白水涇河、老橋浜、赤岸荷花池、朝陽河和白蕩橋浜,其中楊清浜、龍籪河和白水涇河已通過驗收。白水涇河、城隍廟浜、朝陽河登上無錫市美麗河湖行動河湖評測“紅榜”河道名單。三是落實河道長效管理。出臺《顧山鎮美麗河湖長效管護實施辦法》,對全鎮119多條鎮村引排河道,抓好河道綜合治理和后續長效管理工作,進行水岸管理、排污監管和疏浚整治,實現河道管護專業化、精準化、構建“互聯互通、引排順暢、水清岸潔、生態良好”的河網體系。
六、在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上,嚴字當頭常抓不懈
一是示范引領,扎實開展“星級村莊”評選。根據《關于健全完善顧山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管護機制的實施意見》,9月,顧山鎮赤岸村赤岸、紅豆村紅豆樹下獲評2022年度無錫市最美村莊。二是共建共享,深入推進“積分制”管理。高效落實農村人居環境全域管護制度,深化鄉村“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治理機制,建立農村人居環境“積分制”管理系統。在去年試點的基礎上,今年鎮村兩級繼續投入 300 萬元對“星級村莊”的村民開展 “積分制”管理考核,對村民按月進行百分制考核并公示,形成“一戶一檔”,根據積分考核情況對村民進行激勵,激發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三是深入推進,落實農村衛生環境長效管護。今年以來,全鎮共清理水葫蘆、綠萍等水面漂浮物30.98平方米,整修河坡2580米,修整岸坡5290平方米,清理農村各類垃圾9785立方米、清理房前屋后亂堆放19825處;各村社區立面出新1.89萬平方米,村莊增綠8950平方米,推進道路拓寬工程、修復破損路面1.8萬平方米,入戶道路實現硬化2.036戶,新設路燈373盞,村莊補綠、增綠5537平方米;全面清除大三格式化糞池、旱廁,加快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對建造年代久、處理設施差、衛生條件差的農村公廁進行改造提升。
下階段,我鎮將開展以下幾項重點工作:
一、推進產業提質增效
加快國家級產業強鎮創建。加強紅豆村核心區農業產業建設,建成集生產、加工、科研、示范及休閑觀光旅游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加快高標準農田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保障糧食播種面積。引進稻米精深加工項目,引導種糧戶由售稻向售米轉變,打響“金顧山”優質大米品牌。
二、推進品牌宣傳和培育
加快“兩品一標”認證步伐,全面提高產品品質,繼續做強“金顧山”農產品品牌,開展區域公共品牌創建,增強品牌市場競爭力,壯大延伸產業鏈,統一整合品牌包裝,全面提高農業產業水平。
三、推進河道治理
加快推進橫降河、鯉岸河和徐界墳浜美麗河湖建設,余下的河道抓緊準備材料送審待驗。加快完成舊莊浜、嚴瀆橋浜、丁字河、鯉岸河和老橋浜5條生態河道的驗收工作,全長約6.5公里。做好鎮、村河道的保潔和長效管護。
四、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提升
對120個星級村莊進行復審,根據實際情況擴大星級村莊評選數量。持續進行美麗鄉村建設,按照無錫市《關于“十四五”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全域推進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的實施方案》到2025年末,全市農村人居環境內涵品質躍升,村莊生態宜居、環境優美、和諧有序,“新江南人家”特色彰顯,長效管護機制創新深化,基本形成城鄉融合、全域美麗的新格局。今年年底江陰市級將對我鎮北國社區陸家油車、鑒青村曹家堂、赤岸村寒塘壩、新龔村四三房等規劃發展村進行驗收。